首页 > 艾滋病科普知识

艾滋病科普知识

农村地区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比较研究

作者:webmaster 更新日期:2009-10-19 来源:艾滋病公益检测 浏览量:次 文字大小:[][][

徐缓 贾中华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摘要: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18至50岁人口17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流动人口占45.3%,曾经流动和即将流动人口共占9.4%;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城市流动人口基本相同但具有自身特点。农村人 口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有13.4%,不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治疗、预防和传染问题的人分别为57.7%、32.5%及19.8%,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46.7%;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非流动人口显著高,但某些错误认识的比例也显著高。农村人口在艾滋病相关态度方面有四个不足,一是对婚前、婚外性 行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二是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善待不足,三是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认识不足,四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需求不足;流动人口前三个不足 较非流动人口显著。结论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大,增加了艾滋病易感性,应通过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形成一种正视艾滋病、不 歧视艾滋病、积极预防艾滋病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农村 人口流动 艾滋病 健康教育


 

    艾滋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 在导致艾滋病病毒加速传播的因素中,人口流动正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从事务工、经商及社会服务的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据统计全国流动的劳动 力人口有8千万-1.2亿。人口流动使农村地区面临着艾滋病的双重威胁,一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存在吸毒、有偿供血等艾滋病人主要分布在农村;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多为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壮年,长期远离家庭和亲人,易发生高危行为,甚至从事商业性行为,易感染性病、艾滋病[1]。因此,通过流动人口 很容易将艾滋病病毒从农村带出到


 

* 本研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
论文作者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山东省寿光市皮肤病防治站
3.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卫生防疫站
4. 山东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5. 河北省邯郸市卫生防疫站
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办事处
7.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城镇地区或从城镇带回农村地区。
    鉴于此,我们于2000年底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有关人口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态度关系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市(县级)及河北省邯郸市的馆陶县内18-50岁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现场分别拥有全国较大的蔬菜批发和禽蛋批发市场, 人口流动性较大。本研究流动人口采用《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课题的定义[2],不限定流动时间标准,而将空间标准定为跨省、跨市、跨县、跨乡镇4种层面 流动,即调查时所在地与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省、市、县、乡镇的18至50岁人口定为“流动人口”,否则为“非流动人口”。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按10%比例,先从寿光市及馆陶县各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两个乡镇(其中1个在县城,另1个在非县城),然后,每个乡镇按单纯随 机选取1个村(街道),最后从各村(街道)随机抽取18—50岁的人群。共抽取对象1700人,愿意参加调查者1655人,调查率97.4%,有效调查表 1630份,有效率98.5%。
1.2方法 调查内容为现场背景资料、研究对象的人口动力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婚姻、年经济收入、职业、流动状况)、艾滋病知识、相关态度和日常生活知识需求等。
    调查由经培训的性病皮肤病防治所(站)、卫生防疫站的人员完成,调查时应用统一、标准的方法,对被调查者采用匿名方式,向其讲清道理以取得合作,每份原始调查资料经调查员本人自审与经质量控制小组复审通过后才视为合格。
1.3资料分析 资料采用Epi info 6.04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使用变量的频数分布和率来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流动特征、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艾滋病有关态度和生活知识需求等,并通过X检验、两样本率的U检验来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在以上方面的异同。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从人口的流动特征看,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分别为739人和891人,各占研究对象的45.3%及54.7%。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的占29.6%,省内 跨市8.6%,市内跨县11.9%,县内跨乡49.9%;流动过程陪同为夫(妻)的17.5%,父母3.1%,同伴30.5%,无陪同48.9%;流动时 间<15天的13.1%,15天-1个月的5.7%,2-3个月的10.1%,4-6个月的16.3%,7-12个月的4.0%,>1年的 50.7%。而非流动人口中,10.5%近五年内曾外出,近6.8%近一年内准备外出;
    经比较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发现,流动人口更年轻,平均年龄26.48岁,而非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2.89岁,两者P<0.001;流动人口以女性居 多,占52.4%,而非流动人口占46.9,两者P<0.05;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均以汉族为主,分别占96.9%、98.4%,两者 P<0.05;流动人口多为未婚,占45.5%,而非流动人口占20.1%,两者p<0.001;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为最 多,分别占59.3%、46.8%,两者 P<0.001;流动人口年经济收入较高,为6648.46元,而非流动人口为5877.16,两者P<0.001;流动人口从事职业的前3 位为社会服务(36.8%)、经商(31.3%)和务工(26.9%),非流动人口为务农(44.7%)、经商(16.5%)、务工(16.2%),两者 P<0.001。
2.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听说过艾滋病的流动人口有88.1%,非流动人口有85.1%;对“艾滋病目前能治愈吗?”、 “艾滋病可以预防吗?”和“艾滋病能传染吗?”3个问题,流动人口回答能、不能和不知道的比例与非流动人口间均无统计学显著性。
表 1 流动和非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基本概念知晓的比较
 
流动人群
  人数       比例(%) 非流动人群
  人数         比例(%) P值
艾滋病目前能治愈         >0.05
能 160 21.7 203 22.8
不能 336 45.4 354 39.7
不知道 243 32.9 334 37.5
艾滋病可以预防         >0.05
能 502 67.9 598 67.1
不能 33 4.5 39 4.4
不知道 204 27.6 256 28.7
艾滋病能传染         >0.05
能 658 89.1 792 88.9
不能 13 1.8 19 2.1
不知道 122 16.4 169 19.0
 
   


 

      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流动人口认为很严重占6.3%,严重占32.5%,一般占28.6%,不严重占9.3%,不知道占23.3%。非流动人口认为 很严重占8.0%,严重占36.5%,一般占20.0%,不严重占11.6%,不知道占23.9%。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流行严重程度的估计普遍较低,两种人 口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
    在掌握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10条知识知晓率方面,流动人口知晓率为50.2%。非流动人口知晓率为43.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
    调查发现,人们对艾滋病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认为餐具、蚊虫叮咬、握手、打喷嚏、游泳池和马桶圈等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详见表2。
 
表2 流动和非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错误认识的比较
 
误认为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非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P值
餐具 175 23.7 147 16.5 <0.01
蚊子叮咬 228 30.9 231 25.9 <0.05
握手 68 9.2 88 8.9
打喷嚏 66 8.9 76 8.5
游泳池 216 29.2 267 30.0
马桶圈 114 15.4 105 11.8 <0.05
 
 


 

2.3艾滋病预防相关的态度 流动人口对婚前、婚外性行为表现出比较宽容,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想躲开和认为活该的比例较高,详见表3
 
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非流动人口
  人数        比例(%)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只要两人愿意就行 285 38.6 229 25.7 <0.01
只有到结婚年龄才行 82 11.1 114 12.8
不行 372 50.3 548 61.5
对婚外性行为的态度
只要夫妻不互相伤害就行 197 26.7 186 20.9 <0.05
只要夫妻感情不好就行 62 8.4 73 8.2
不行 480 65.0 632 70.9
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
害怕 157 21.2 173 19.4
躲开 170 23.0 148 16.6 <0.01
活该 137 18.5 109 12.2 <0.01
讨厌 91 12.3 114 12.8
同情 431 58.3 477 53.5
帮助 457 61.8 582 65.3
 
    对生活中最需要的知识,流动人口的需求顺序是,管理钱财的知识(47.0%)、疾病预防知识(21.5%)、结交朋友知识(10.1%)、科学文化知识 (8.8%)、计划生育知识(6.8)、防火防盗知识(5.4%)及其它知识(0.4%),非流动人口的顺序是,管理钱财的知识(42.1%)、疾病预防 知识(28.5%)、科学文化知识(8.4%)、防火防盗知识(7.6%)、结交朋友知识(6.6%)、计划生育知识(6.1%)及其它知识 (0.7%)。
3 讨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所指出的:有无流动本身并不是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而是人口流动或迁移期间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具备的行为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性[3]。
3.1人口流动的复杂性。对于研究现场而言,本研究的流动人口属流入人口,曾经流动和即将流动人口属流出人口,他们一起共占被调查人口的54.8%,流动 人口以县内跨乡和跨省流动为多数,来源地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及当地各县乡。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是较大 的,提示我们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仅看到农村人口向发达城市地区流动,还应考虑农村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不仅要关注正在流动的人口,还应考虑曾经流动和 将要流动的人口。
3.2 流动人口的易感性。与农村地区非流动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年龄偏小;未婚居多;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略高,以初中文化为最多数;人均年经济收入较高;以 务工、经商和社会服务为主要职业;他们以同伴陪同或无陪同单独流动、流动时间4-6个月或>1年为多。这些人口动力学特征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 流动陪伴、流动时间等方面基本与城市地区的流动人口一致,在性别、经济收入方面有所不同[2],除验证了本文前言所描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共同易感性外, 还提示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具有自身的特点。
3.3艾滋病知识非常贫乏。农村地区人口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有13.4%,不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治疗、预防和传染问题的人分别为57.7%、32.5% 及19.8%,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46.7%,误认为各种日常生活接触能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从30%左右到10%左右,依次为游泳池、蚊子叮咬、餐具、马桶 圈、握手和打喷嚏。可能是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高、接受信息较多,他们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比非流动人口高,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认识很片面,将某些艾 滋病非传播途径(餐具、蚊子叮咬、马桶圈)错误认为能传播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各类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是当务 之急,具体方法可以借鉴国内外较成功经验,如开展参与式农村艾滋病健康促进活动[4],在流动人口流出地请曾经流动返回的人来培训将要流动人群,运用流动 交通工具(火车、船、汽车)对正在流动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1] [3]等。
3.4艾滋病相关态度有四个不足。一是对婚前、婚外性行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反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仅为56.4%、68.2%;二是对艾滋病 感染者/病人善待不足,存在着明显恐惧和厌恶的心理,同情、愿意提供帮助的尚不够多;三是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认识不足,认为很严重、严重的仅 42.0%。四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需求不足,流动和非流动人口都将疾病预防知识和计划生育知识分别列为第二位和第五位,包括艾滋病预防在内的知识还未成为 他们的首要需求。近期,我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它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也与本研究类似[5],相比之下,流动人口的前三个不足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在农村 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中针对四个不足突出相应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一种正视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积极预防艾滋病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及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小组(Jointly prepared by China Ministry of Health and UN Theme Group on HIV/AIDS in China).迎战艾滋病:中国艾滋病现状和需求报告( CHINA RESPONDS TO AIDS:HIV/AIDS Situation and Needs Assessment Report ).1997年11月( November 1997 ):18.
    2.张为民,李希如,叶礼奇,等。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51 期:2-18。
    3.UNAIDS.Population and mobility. UNAIDS Technical Update. February 2001:5,10.
    4. Chiang Mai University, Save the Children Fund(UK).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Handbook to Promote HIV/AIDS Prev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1999:1-7.
    5.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计生委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基线调查结果。2001年4月9日新闻发布会。

上一篇:艾滋病的治疗与控制

下一篇: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

欢迎访问手机网站
购物车 优惠券 在线客服 产品选购网站论坛 返回顶部